• 搜索
    搜新闻
  • 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 滚动

    【天天热闻】物语之鸡眼草(Kummerowia striata)

    科普中国网来源:2023-06-21 16:03:42

    鸡眼草(Kummerowia striata)全草入药,有利尿通淋、解热止痢之效,亦可作饲料和绿肥。


    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    三叉翎羽叶,每片掐不齐。

    无事不公允,灵魂作怪兮。

    **名 称:**鸡眼草

    **拉 丁 名:**Kummerowia striata

    分类地位:

    豆科 Fabaceae

    鸡眼草属 Kummerowia

    **别 名:**公母草、牛黄黄、掐不齐、三叶人字草、鸡眼豆、人字草、老鸦须、铺地锦、白斑鸠窝、小蓄片、妹子草、红花草、地兰花、土文花、满路金鸡、细花草、鸳鸯草、夜关门、老鸦须、铺地龙、蚂蚁草、莲子草、花花草、夏闭草、花生草、白扁蓄、小关门、瞎眼草、小号苍蝇草、红骨丹。

    异 名:

    Lespedeza bicolor f. pendula*、Lespedeza ionocalyx、Lespedeza veitchii、Lespedeza bicolor var. japonica.*

    识别特征:

    1、茎披散或平卧,高可达45厘米,被白色细毛。

    2、三出羽状复叶,卵状长圆形托叶具条纹,有缘毛,小叶长圆形,先端圆形,全缘,叶两面沿中脉及边缘有白色粗毛,侧脉多而密。

    3、花单生或2-3朵簇生于叶腋,萼基部具4枚小苞片,其中1枚极小,位于花梗关节处,小苞片常具5-7条纵脉;5裂花萼带紫色,具网状脉,边缘具白毛;花冠粉红色或紫色,旗瓣椭圆形,龙骨瓣比旗瓣稍长或近等长,翼瓣比龙骨瓣稍短。

    4、荚果倒卵形,稍扁,长约4毫米,宽红2毫米,表面具网脉和白毛,长约是宿存萼的1倍,先端短尖,具短喙,种子卵形,长约2毫米,宽约1.5毫米,表面密布细小颗料,无光泽,种脐位于一侧中部靠下,圆形,凹陷,褐色,具隆起脐冠,脐冠外具褐色晕轮,种瘤紧接晕轮下方,稍突出,黑色,胚根与子叶紧贴。

    **国内产地:**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拍摄于威海抱海花园绿化带。

    **国外分布:**朝鲜、日本、俄罗斯。

    **生 境:**生于海拔500米以下路旁、田边、溪旁、山坡、草地。

    **物 候 期:**花果期7-10月。

    **采收储藏:**全草入药。夏、秋采收,亦可鲜用。

    **性味归经:**甘、淡,微寒。入肝、脾、肺、肾经。

    **功能主治:**清热解毒、健脾利湿、活血止血。用于感冒发热、暑湿吐泻、黄疸、痈疖疮、痢疾、疳疾、血淋、咯血、衄血;跌打损伤、赤白带下。

    文章来源:物种科普(微信公众号)

    关键词:

    下一篇: 最后一页
    上一篇: “学什么不干什么”是普遍现象,奉劝考生尽量选择理工科专业,好找工作 环球速看料